break 和 continue 到底是不是“捣蛋鬼”?《野牛程序员老师讲少儿编程》
🎤 《野牛程序员老师讲编程》特别篇:break 和 continue 到底是不是“捣蛋鬼”?
欢迎大家再次来到野牛程序员老师讲编程的现场,今天我们要聊聊—— “break”和“continue”,到底是谁在程序里捣乱?是“调皮鬼”还是“有用的伙伴”? 🧑💻
👀 先看这两位“捣蛋鬼”的登场方式
🔴 break —— 噗!直接中断!
for i in range(5): if i == 3: break # 不玩了,直接结束循环! print(i)
剧情:循环开始,i
从0到4依次走。走到3时,break
突然插手:“停停停!不玩了,别往下走!”
结果循环立刻停止,跳出去了,i=3
之后的循环,通通不管!
🟠 continue —— 噗!跳过这一次,继续玩!
for i in range(5): if i == 3: continue # 这次跳过,继续下一轮循环 print(i)
剧情:循环开始,i
依次从0到4走。当遇到 i == 3
时,continue
就上场了:“哎呀,跳过这一轮,下一次继续!”
结果,i=3
这一轮不执行,其他都正常进行,接着继续走下去!
🥊 看完演出,咱们来对比下,谁才是“捣蛋鬼”?
功能 | break | continue |
---|---|---|
作用 | 立刻退出当前循环,啥都不做 | 只跳过当前循环的这一次,继续后面的循环 |
适用场景 | 当你遇到某个条件,想让整个循环停止时 | 当你遇到某个条件,想跳过这一次继续其他时 |
程序效果 | 程序立即结束,不再执行后续操作 | 程序不会停下,跳过当前条件,继续向下走 |
🎮 谁才是捣蛋鬼?看谁干的事最多!
🚀 break:真正的“捣蛋鬼”
直接停止循环,像小朋友不想玩了,一句话“玩够了”就退出!
如果没有控制好,很容易让程序提前结束,造成“剧情太快结束”——让你错过了许多本来应该处理的部分。
举个例子:
for i in range(10): if i == 5: break # 提前结束了,后面的事情都没做! print(i)
输出结果:
0 1 2 3 4
可以看到,break
让程序没走完,就突然结束了**,它的确是“捣蛋鬼”之一,容易打乱整个流程!
🚦 continue:聪明的“调皮鬼”
它喜欢看“当前条件不行时就溜走”,继续下一轮。虽然它“调皮”,但是不会完全让程序停下来,而是让它继续完成任务。
如果用得巧妙,能让你的程序保持流畅执行。
举个例子:
for i in range(5): if i == 3: continue # 跳过这次,继续下一个! print(i)
输出结果:
0 1 2 4
看看 continue
是怎么做的——遇到 i == 3
,它“溜了”,让后续的 4
顺利执行。它虽然有点“调皮”,但不会让整个循环停下来,最终执行了剩下的部分。
🎓 野牛程序员小结:谁才是真正的“捣蛋鬼”?
break
是不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,一不高兴就“啪”地一声关掉电视,直接结束。continue
是懒得做作业的孩子,只做自己想做的部分,剩下的跳过,继续去做别的事。
🧑🏫 家长应该怎么教孩子用好 break 和 continue?
🎯 “学会使用 break 和 continue 的时机”
break
用来提前结束任务,解决“提前结束循环”的问题。continue
用来跳过某些不需要的部分,不会影响整体执行,让程序保持流畅。
⚠️ 重要提示:使用 break
和 continue
的时候,要小心不要让它们乱来!否则程序会乱了套。
💡 代码小技巧:
适当用
break
,避免程序跑得太快:当你发现不需要继续循环时,用break
可以直接跳出。用
continue
来保持循环的流畅度:如果某些条件下不想做某事,但又不想停止整个循环,continue
就是好帮手。
🎉 结尾:
在编程这场“循环大赛”里,break
和 continue
各有各的“调皮”方式,适时使用能让程序跑得更快更好,而过度使用也可能会让程序走错路!
